近日,南方电网广东韶关供电局水光储微电网项目成功入选全国农村能源发展大会“成果、案例、品牌、故事、人物”代表性名单。作为电力服务乡村振兴的优秀实践,该项目向全国展示了农村新能源微电网建设的“韶关方案”,为电力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山区供电优化经验。
破解山区制约困境
韶关乳源瑶族自治县作为南方电网唯一的全县域清洁低碳示范县,曾由于地理特点限制,长期受困于山区供电可靠性不足问题。为破解这一难题,韶关供电局聚焦新型电力系统“绿色高效、柔性开放、数字赋能”三大特征,在乳源打造了融合“源—网—荷—储”协调发展的农村新能源微电网,成为山区电网转型升级的典范。
“山区电网若沿用传统发展模式,难以解决线路频繁停电、用户体验差的问题。”韶关供电局电网规划中心(新能源服务中心)规划专责曾昭洁表示,团队以资产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优为原则,因地制宜建设水光储智能微电网系统,不仅适配山区配电网特征,更在部分设备技术上实现创新突破,多项指标居行业领先水平。
给微电网装上“智慧大脑”
该微电网的核心优势在于主网故障时可无缝切换至独立供电模式,用户实现“零感知”转电,大幅缩短停电时间。同时,通过中压“主干配网+水光储微网”首创模式,配合智能并网开关与能量管理系统,微电网具备了“智慧大脑”,既能保障工农业生产用电稳定,又减少了传统应急发电的污染与人力投入。
“我们始终锚定‘安全可靠、清洁低碳、柔性灵活、智慧融合’目标。”韶关乳源供电局生产计划部副经理、公司二星工程师曾青介绍,这一模式不仅保障了工业、农业生产的稳定用电,还减少传统应急发电的污染排放以及投入的人力物力。
示范区书写山区新范式
随着项目落地,乳源的用电质量迎来质的飞跃:客户平均停电时间压缩至1小时内,中压线路故障率大幅下降,非化石能源消纳率达100%。在东坪镇雕子塘村,村民赵水保切实感受到了变化:“这几年用电特别稳定,变压器换了新的,就算偶尔故障,几分钟就能恢复供电。”
在如今的乳源东坪镇,清洁能源照亮了瑶乡的振兴路:山间光伏板与茶园相映成趣,智能微网守护着古寨炊烟支撑起广东省美丽乡村旅游目的地雕子塘村的圩日繁华。
据了解,韶关供电局还将在年内将乳源东坪镇打造为新能源微电网特色镇级示范区,通过构建数字孪生配网、水光储多能协同等六大场景,为广东“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提供坚实电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