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14时34分,昆山电网用电负荷达到608.08万千瓦,年内第三次创出历史新高,并首次迈过600万千瓦大关,较去年最高负荷同比增长4.42%。目前,昆山市电网运行平稳,电力供应有序可靠。
入夏以来,昆山电网负荷呈现阶梯式攀升趋势。7月16日达到589.94万千瓦,8月11日升至594.47万千瓦,在不到40天时间内实现三连跳。负荷高频次突破,既源于持续高温带来的民生与产业用电叠加,也是区域经济活力持续增强的直观体现。
作为观察经济运行的“电视角”,2025年上半年昆山行业用电数据折射出经济“稳中有进、结构优化”的态势。1至6月,全社会用电量达141.7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44%;工业用电量96.8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5%。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用电量同比增长4.03%,展现出高端制造业的稳健支撑。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用电同比大幅增长28.49%,批发零售、房地产、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用电增速均超8%。从工业到数字经济、从生产到消费,用电数据的全线飘红,正是昆山经济韧性与活力的真实写照。
在高负荷的背后,新能源的规模化应用正悄然改变电力供应结构。今年1至7月,昆山中压光伏装机新增12.65万千瓦,同比增长195.57%;用户侧储能并网容量达6.95万千瓦,较去年末实现翻番。截至7月底,光伏在夏季高峰时段可提供超过65万千瓦的电力支撑。在8月20日负荷破600万千瓦当日,光伏实际出力达77.69万千瓦,占比12.86%,相当于为电网分担超一成的供电压力。
随着光伏在日间持续发电,叠加用户侧储能在高负荷时段集中放电,电网结构迎来积极变化——传统的“早午晚三高峰”正逐步转向“晚间单高峰”,极大缓解了峰值压力,也为电网安全运行赢得缓冲空间。
面对高温与高负荷的双重考验,国网昆山市供电公司提前部署、多措并举,筑牢电力保供防线。今年以来,已投运220千伏文昌变、110千伏西门变等5项主网工程,完成低洼变电站防汛改造和养殖区杆塔加固,建成小区电源改造等配农网工程267项。依托政企协同机制,集中治理树线矛盾7198处、易飘浮物隐患255处,全面提高电网本质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