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环渤海港口煤价延续上涨态势,已突破700元/吨。目前,市场震荡偏稳,煤价涨跌两难。主要因为:主产地降雨频繁,煤炭生产和集运受一定影响,短期供给趋紧,环渤海港口库存继续保持下行趋势,支撑贸易商挺价情绪;但下游需求偏弱,叠加部分卖家出货意愿较为明显,也导致市场上行阻力明显加大。
供应端,三因素叠加,驱动煤炭供应收缩。首先,反内卷指引下,超产核查或持续推进。自七月份上级主管部门启动“超产核查”以来,各地相关政策相继落地,部分煤矿或停产整顿,或以企业自律的方式实行“276工作日”,供给收缩预期升温。数据显示,七月份,规上工业原煤产量3.8亿吨,同比下降3.8%,环比减少0.4亿吨。其次,降雨量增加,影响主产地煤炭产运销情况。八月下半月,我国北方地区降雨量较往年同期偏多2成以上;受降雨天气影响,主产地,尤其露天矿的生产恢复放慢,煤炭发运效率受影响。再次,重大活动推动产地安监力度升级。9月3日重要活动在即,下旬,产地煤矿安监力度加强,矿方生产活动或受限。综合分析,受供需、成本、天气、政策等多重因素影响,煤炭市场呈现出价格难跌,库存下降和高温带动的用电增长是推高煤价的主要动力;但下游对高价煤抵触,以及部分贸易商加快出货,又让煤价上涨受到一定抑制,整体市场处于一个多因素博弈的阶段。
需求端,短期高温持续,电煤需求具有韧性,非电需求坚挺。首先,本周和下周,我国华东地区迎来持续高温天气,最高气温在26~39摄氏度;尽管华南多雨,但气温也在30摄氏度上下,电厂日耗仍有支撑。七月份,火力发电量环比增长21.9%,同比增长4.3%。其次,非电行业需求保持坚挺,日均铁水产量持续维持高位。再次,产能核查政策文件要求及9.3重要活动背景,促使安检加强,供给存在边际收紧预期;经历了长时间的消耗之后,电厂将在夏末展开补库行动,叠加非电用煤需求韧性支撑,煤炭价格反弹动力依然很强。预计在八月底、九月上旬,将迎来一轮集中补库,终端采购节奏将加快,环渤海港口加快去库,煤价迎来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