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风电头条从外媒获悉,能源转型委员会发布了一份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报告,题为《电力系统转型:在可再生能源占比较高的系统中提供具有竞争力和韧性的电力》。
报告指出,以风能和太阳能发电为主导的全球电力系统能够可靠地提供电力,其成本与全球大多数地区目前基于化石燃料的电力系统相当,甚至更低。
预计在脱碳能源体系中,电力将占全球最终能源消耗的70%,而目前这一比例约为20%。
全球电力总需求可能增长两倍,到2050年将达到90,000 TWh,而目前仅为30,000 TWh,而新增发电量将主要来自风能和太阳能。
报告预测:高容量风电和太阳能系统可以与目前的批发价格和电网成本竞争。
到2050年,阳光地带国家的发电成本可能会下降一半以上,降至每兆瓦时30至40美元。依赖风电的国家(例如英国)的成本较高,但未来可能与当前水平相当。
报告判断,到2050年,全球电网总长度需要增加一倍以上,达到约1.5亿至2亿公里。年度电网投资额可能从2024年的3700亿美元上升至2030年代的峰值8700亿美元。
技术稳定性:通过合理组合平衡和电网技术,风电和太阳能主导的系统能保持稳定和韧性,停电可能性不高于火电主导的系统。
成本竞争力:高容量风电和太阳能系统可与当前批发价格和电网成本竞争。到 2050 年,“阳光地带” 国家发电成本可能下降超一半,降至每兆瓦时 30 至 40 美元;依赖风电的国家(如英国)成本虽较高,但未来可能与当前水平相当。
脱碳重点:脱碳的 “最后一英里” 成本最高,尤其对于需要超长时程平衡以应对季节性供需变化的国家。当各国碳强度达到极低水平(如低于每千瓦时 50 克),电气化比快速的最后一英里脱碳更重要。
需求侧潜力:全球高达 30% 的电力需求可通过需求侧灵活性实现时移,这需要开发动态定价并运用智能管理技术。
电网成本与投资:每千瓦时电网成本可保持稳定。到2050 年,全球电网总长度需增加一倍以上,达1.5 亿至2亿公里;年度电网投资额可能从 2024 年的3700亿美元升至2030 年的8700 亿美元。不过,2050年前借助创新电网技术,可避免约35% 的电网扩建成本(相当于欧洲的 1.3 万亿美元)。
系统构建要求:提供低成本、高可变性的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需要战略规划,包括市场改革以营造公平竞争环境、通过创新技术实现电网现代化、制定供应链发展战略及推动客户参与。
能源转型委员会主席认为,核能、地热能等多种技术可能在零碳电力系统中发挥作用,但风能和太阳能将成为多数国家的主要电力来源,能以与当今化石能源系统相当或更低的成本提供 70% 及以上的电力。
尤其在全球 “阳光地带”,太阳能光伏和电池成本大幅下降,使绿色电力供应增长速度远超十年前预期;“风带” 国家可通过引领海上风电、长时储能和电网创新,实现具有成本效益的脱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