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煤炭市场呈现“供给收紧、需求坚挺”的走势,煤价持续上涨引发业内人士的关注。极端持续高温天气、煤矿超产核查、港口库存低位等多重因素交织,市场看涨情绪浓厚。夏季的煤炭市场陡然转好,港口市场煤交易价格先后突破650元/吨、675元/吨,并逼近700元/吨关口。目前,尚未看到下跌迹象。
首先,供给端持续收缩。极端天气影响,主产区暴雨频发,露天煤矿生产受限,部分煤矿临时停产,导致坑口煤价涨幅明显;超产核查政策,上级主管部门对晋蒙等八省区开展煤矿超产核查,铁路发运量下滑,进一步抑制供应释放,矿方挺价信心增强;发运倒挂加剧,坑口煤价上涨导致港口到货成本倒挂,贸易商惜售情绪浓厚,支撑港口报价坚挺。其次,需求端旺季支撑,高温天气推高电煤消耗。华东地区气温回升至27-39℃,华南地区气温升至26-34摄氏度,电厂日耗高位运行,刚需采购持续;尽管电厂库存处于高位,但电煤消耗加快,尤其部分电厂的中高卡煤垛消耗殆尽,急缺补库。“迎峰度夏”高峰期叠加工业用电复苏预期,市场对后市需求持乐观态度。再次,港口库存低位。环渤海港口库存快速下降,已低于去年同期,优质煤结构性缺货问题凸显。贸易商看好夏季用煤高峰,挺价意愿强烈。
环渤海港口煤价突破700元/吨之后,煤价还能涨多久?目前,环渤海港口动力煤价格逼近700元/吨,仍需关注以下问题。首先,南方天气若高温持续,电煤日耗将进一步攀升,需求进一步趋好,推动煤价上行;反之,降雨引发日耗下降或缓解需求压力,煤价上涨的支撑将减弱。其次,主产区生产恢复情况。暴雨后,煤矿复产进度及铁路运力恢复情况需要关注,若煤炭生产恢复,叠加铁路运力增加,环渤海港口得到垒库,煤价存在滞涨回落可能;反之,煤价涨势将继续上涨。再次,进口煤价差问题。目前,进口煤价格优势抑制下游采购积极性。若国内外煤价差距缩小,国内煤价依然有上涨可能,若进口煤价格涨幅慢于国内煤价,进口煤优势明显,采购国内市场煤减少,煤价涨幅会收窄,乃至走稳。第四,政策调控风险,需警惕上级主管部门对煤价过快上涨的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