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探秘之旅|解锁电网与自然和谐共生密码

2025-08-20 15:39:12 china5e
踏访深山中的光伏巡线站,细观为野生动物铸造的巢穴,与守护珍稀冷杉的传承人围坐畅谈……美国博主埃文凯尔走进浙江丽水,本为寻找形态各异的“神奇蘑菇”,却在这片浸润着“两山”理念的土地上,意外开启了一场关于自然生态与绿色电力的深度对话。他循着“绿电方舟”的踪迹深入浙西南山区,探寻电网建设如何与这片中国17个具有全球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关键区之一和谐共生,见证一场电力守护自然的和谐之旅。
 
生态守护:从动物公寓到冷杉监护
 
山路蜿蜒向上,脚下碾过碎石路发出轻微的沙沙声。行走间,电塔施工现场周围覆盖着原生草皮的碎石洞穴引起了埃文的注意。 这些错落有致的"动物巢穴",边缘被细心修整得与周边植被相融,草叶从石缝间探出,透着自然野趣。
 
"这些用施工废土改造的'动物巢穴',专为山区小型兽类、鸟类打造,现在已成了松鼠、野兔的常去之处。"同行的国网丽水供电公司巡线员叶阳光向埃文介绍,这是庆东220千伏输变电工程"绿色基建"项目的生动实践。工程通过无人机运输减少山路开挖、对表层土壤实施剥离保护,还因地制宜建起"动物巢穴""动物诱导食物投喂点"等生物庇护所,将电网建设对自然环境的扰动降到最低。
 
技术赋能:深山电网的双重使命
 
百山祖冷杉培育基地深藏于群山环抱之中,四周林木葱郁,空气里满是清冽的草木气息。在绿树间,屋顶整齐排列的光伏板在阳光下泛着柔和的光泽,与储能设备相连,构成了一套静默运转的微电网系统。
 
基地内,专门划分出的培育区,旁边架设着温湿度监测仪和小型灌溉设备,时刻为幼苗生长提供适宜环境。保护区管理站站长兰荣光指着监测屏向埃文介绍:"过去山区电网薄弱,雷、雨、雪天气经常发生断电,管理站的生活很不方便。如今屋顶光伏板与储能设备组成的'绿电方舟'微电网系统,不仅实现了百山祖园区24小时供电保障,更为百山祖冷杉的保护工作输送了充足电能。""这几株浙江大学培育的胚胎树苗,在悉心呵护下,已经长得一人高了。"兰荣光表示:"这些树苗能长得这么好,多亏基地里从来没断过电。"
 
"绿电方舟"项目改变着百山祖保护区的方方面面。叶阳光边走边向埃文介绍道:“过去为了巡线,这样蜿蜒的山路每天都要走一遍。现在无人机巡线不仅速度快、效率高,还能同步监测野生动植物状态,一举两得。” 国网丽水供电公司与百山祖管理站密切合作,创新开展巡线员护林员互聘。巡线员需掌握红外相机操作、动物救助等技能,在保障电力设施的同时承担生态保护职责。说着,叶师傅还拿出手机,向埃文展示了他巡线途中拍摄到的珍稀物种照片,分享着电力员工发现和救助动物的故事。 这种"电力+生态"双重角色模式,已成为百山祖里电网员工的常态。
 
因地制宜:电网服务的丽水实践
 
“在庆元请你喝荒野茶,到青田请你喝咖啡。”叶阳光这句热情的邀约,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国网丽水供电公司“因地施策”服务体系的生动图景。
 
国网丽水供电公司的“绿色”理念与精细服务,不仅体现在深山的生态守护上,更贯穿于服务地方特色需求的方方面面。在庆元的百山祖保护区,“绿电方舟”项目是电网服务生态敏感区的典范;而在有着“侨乡”之称的青田,电网服务的差异化策略则展现了其人文关怀的另一面。
 
走进这座充满欧式风情的“小欧洲”,埃文对当地电网服务的创新印象深刻。供电营业厅设置的中英文双语窗口,线上平台开通的多语种缴费功能,都贴心服务于海外归来的侨胞和国际友人。这种精细化、人性化的服务理念,与深山区域以生态保护为核心的电网实践一脉相承,共同构成了“因地制宜”的服务生态。当埃文在青田咖啡馆端起杯子,品味着应约而来的侨乡特色咖啡时,他不仅尝到了风味,更深切感受到电网服务在连接不同社群、满足多元需求中所扮演的温暖角色——电力不仅是能源保障,更是连接多元文化的纽带。
 
从“寻奇”到“悟理”,始于寻找蘑菇的好奇之旅,让埃文深刻理解了丽水的生态发展之道。从深山到侨乡,这张庞大而细致的电网,是丽水发展的隐形脉络。它稳到让人忘记存在,却又无处不在,点亮夜晚,驱动生活,更守护着绿水青山在电网脉络中流淌出生生不息的发展活力。目睹铁塔旁的动物巢穴、保护站的“绿电方舟”、侨乡的双语服务,埃文领悟到:这大概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谛——发展与保护可以如此和谐共鸣共生。
 



责任编辑: 江晓蓓

标签:解锁电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