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English | 网站地图

  • 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煤炭
  • 采煤
  • 7月原煤分省数据:环比减量“没有最多只有更多”

7月原煤分省数据:环比减量“没有最多只有更多”

2025-08-21 10:47:08 煤炭资源网   作者: 张艳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7月份,全国原煤产量38099万吨,同比下降3.8%,环比下降9.52%。1-7月份,全国累计原煤产量277923万吨,同比增长3.8%。

从分省数据来看,山西省仍居全国首位,原煤产量达10699.1万吨,同比下降5.3%;内蒙古产量为9978.7万吨,同比下降4.2%;陕西省位居第三,产量为6639.1万吨,同比增长1.2%。

环比来看,山西省减少669.4万吨,下降5.89%;内蒙古减少848.6万吨,下降7.84%;陕西省减少282.5万吨,下降4.08%。三省区环比减量均十分明显,合计减少1800.5万吨,下降6.18%。

可见,在持续强降雨的影响下,主产地煤矿生产明显受限,尤其是露天煤矿较多的内蒙古,环比减量更加明显。

“三西”合计原煤产量27316.9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664.1万吨,下降2.37%;占全国原煤产量的71.70%,较去年同期扩大了0.02个百分点。

原煤产量1000万吨以上的省份有5个,与去年同期一致;合计生产原煤32236万吨,同比下降3.03%,占全国产量的84.61%,占比较去年同期收窄了0.55个百分点。

除晋陕蒙外,新疆7月份原煤产量为3685.2万吨,同比下降13.8%,环比下降31.66%,位居第四。贵州7月份原煤产量为1233.9万吨,同比增长1.9%,环比下降9.02%,位居第五。

相对于内蒙古,新疆原煤减产更加明显,但市场并未传出相关信息,预计主要原因或与安检、高温、新能源出力偏强等因素有关。

全国范围来看,7月份原煤产量环比减少的省份居多。主汛期下,除持续强降水给传统主产地露天矿生产带来的直接影响外,预警响应下,煤矿停车撤人情况增加,同样不利于产能正常释放。

此外,国家层面的超产核查、汛期安检、“反内卷”等给煤矿生产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多数省份环比减量明显。

从同比情况来看,10省份同比增长,4省份增幅超过两位数,不过都是产量偏低的省份;增长最为明显的仍然是黑龙江,同比增长22.8%,其次是云南(18.5%)、福建(12.8%)、广西(11.2%)。降幅明显的有江西(38.7%)、四川(15%)、新疆、河北(13.2%)、宁夏(10.9%)。

从累计数据来看,山西仍居首位,累计原煤产量75644万吨,占全国累计产量的27.22%,同比增长7.2%;内蒙古累计原煤产量73879.3万吨,占全国累计产量的26.58%,同比持平;陕西累计原煤产量45321.8万吨,占全国累计产量的16.31%,同比增长2.5%。三省区1-7月份生产原煤194845.1万吨,占全国原煤产量的70.11%;同比增加7062.2万吨,增长3.76%。

1-7月份,累计原煤产量超过10000万吨的共有4个省区,分别是山西省、内蒙古、陕西省、新疆,累计产量达226325.5万吨,同比增长4.84%,约占全国总产量的81.43%,占比较去年同期扩大0.18个百分点。

随着主产地先进产能的持续释放,原煤产量集中度也在不断提高。这些地区产量的变化将更加直接的带动全国原煤产量起伏波动。

从同比来看,有11省区1-7月份原煤累计产量同比增长,增幅最大的是黑龙江,1-7月份累计生产原煤3619.3万吨,同比增长34.1%;其次是贵州,1-7月份累计生产原煤8892.4万吨,同比增长10.7%。

此外,重庆市、浙江省、西藏自治区、天津市、上海市、海南省、广东省、北京市无原煤产量。

 




责任编辑: 张磊

标签:原煤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