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9月份,随着迎峰度夏接近尾声,2025年的夏季能源电力保供工作也即将结束,电煤消费水平也进入传统的“淡季”,在这样的关键窗口期,笔者对“迎峰度夏”国内电煤市场进行复盘,也对后续的电煤供需进行分析。
一、1-9月国内电煤市场情况
上半年,在国内的动力煤需求较弱的背景下,上半年国内动力煤产量整体增长6.5%,国内动力煤供需关系更加宽松,价格整体上呈现振荡下跌,5500大卡动力煤从年初的770元/吨跌至615元/吨,降幅达165元/吨。
进入7、8月份,随着“迎峰度夏”的到来,国内电煤消费水平大幅提升,虽然发电供热企业维持较高的库存,但是由于降雨线北移、国家能源局对电煤产量的核查,产地电煤产量受到影响,环渤海港电煤库存持续下降,国内电煤触底反弹,8月中旬达“迎峰度夏”期间的电煤价格高点,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为710元/吨。
8月下旬至今,由于迎峰度夏即将结束,电煤消费水平预期下降,国内电煤价格止涨回落。从今年“迎峰度夏”情况来看,发电供热企业高库存策略预计不变;夏季降水线北移可能也并非偶然,也是夏季对电煤产量影响的重要因素;在反内卷的背景下,通过提升行业门槛、产能核查等手段,优化动力煤产能释放。
二、后续国内电煤市场分析
1、整体供需关系保持谨慎乐观。上半年,由于新能源的快速发展,对于“迎峰度夏”期间的负荷支撑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是,进入冬季,新能源的发电出力,特别是光伏发电的出力影响较大,煤电作为支撑性电源仍需发挥兜底保障左右。同时,产能的核查的影响周期较长,一段时间内将是悬在煤矿企业头上的“宝剑”。
2、进口煤采购规模或将收缩。2025年1-6月我国煤炭进口量为2.2亿吨,同比下降11.13%,较2023年同期下降0.93%,创近三年以来同期进口量新低。1-8月份,全国共进口煤炭29993.7万吨,同比下降12.2%。随着国内电煤价格的逐渐回归,进口煤与国内电煤的价差逐步缩小,以及相关政策的影响,后续国内的进口煤采购规模将继续回落,潜移默化中对国内电煤市场产生些许影响。
3、国内电煤价格逐步趋于平稳。按照以往的经验,9-10月份是国内电煤消费的淡季,电煤价格有一定幅度的回落,但是从近些年来的保供情况来看,发电供热企业普遍执行淡季补库、旺季缓采的策略,同时保持较高的电煤库存,应对阶段性的价格高点的能力增强了,大幅度的价格波动短期内不会出现。10月中旬,部分北方城市开始供暖,对于国内电煤价格也是支撑。
总体而言
2025年的国内动力煤市场将是一个在“双碳”目标刚性约束和能源安全底线思维双重框架下运行的“新常态”市场。其特点是:供应结构优化集中,价格在政策引导下趋于平稳但仍存阶段性波动,行业加速转型以适应能源结构变革的大趋势。稳定将成为主旋律,但结构性挑战和外部不确定性仍需高度关注。